~中國樂器介紹~
姓名:陳慧琳
學號:4060C034

漢代以前,無論是橫吹還是豎吹的管樂器,都可稱為笛,從馬融《長笛賦》可知,豎吹之笛原有四孔,皆在前側,而後西漢京房多加一背孔,此型制已與今傳之洞簫基本上一致。漢代王褒曾作《洞簫賦》,然而文中有「參差」一詞,故應是指排簫。 笛曲的最早記錄見於晉書, 但只說「三弄」卻並未記錄曲名,此曲之譜已不存在,僅存有據此改編而來的古琴曲梅花三弄。 唐代,開始以「笛」專稱橫吹之笛,至於豎吹之簫,則因其長度為一尺八寸,稱之為「尺八」,並傳到日本成為「古尺八」。而「簫」在唐代以前則是用來稱排簫。 元代,宴樂之器已有五孔簫的記載,也將簫與排簫做了區別。簫在之後的宮廷禮樂都有廣泛的應用。 明代,單管直吹的「簫」、多管的「排簫」、橫吹的「笛」有了更明顯的區別。現存最早的獨立譜見於《文林聚寳萬卷星羅》,為工尺譜。清代有任兆麟的《簫譜》一書。 到二十世紀,彭祉卿於《今虞琴刊》發表〈新制雅簫圖說〉,發明8孔雅簫,又名琴簫,便於與琴音合奏,現在的八孔簫是據此發展得來,強調其十二平均律便於樂器合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