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赤崁樓
  • 赤崁樓
  • 赤崁樓
  • 赤崁樓
  • 赤崁樓

赤崁樓

  • 赤崁樓
  • 赤崁樓

赤崁樓

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興建之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(Provintia,亦稱省城、攝政城、紅毛樓、在地人叫「番仔樓」),曾為全島統治中心,至清代已傾圮,僅留部分殘蹟。 漢人稍後在原址之上興建中式祠廟,戰後(1960年)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[1],終成今日樣貌。今日所稱赤崁樓其實是普羅民遮城殘蹟,以及海神廟、文昌閣的混合體。今列為一級古蹟。 戰後,原防空空地一度成為攤販聚集地,稍後由市政府整頓環境後,將出入口改至防空空地側,即今民族路的售票處與廣場。而赤崁樓著名的地標:9塊贔屭碑,是在1960年由大南門遷來。 1983年,中華民國內政部宣佈赤崁樓為國家一級古蹟。 臺灣的日治時期,日本人則以海神廟和文昌閣、五子祠當做醫院和學生宿舍。 1921年,日本人在拆除大士殿重整該址時,又重新發現了普羅民遮城的舊堡門,然後又發掘到東北角的荷蘭砲台殘蹟,以及通到堡壘地下室的門戶,因此將之為歷史館。戰後重加修繕,成為臺南市立歷史博物館。1974年又重修一次,而成今貌。 原先赤崁樓緊臨民宅,出入口設於今赤崁街側。二次大戰時期,總督府以防空為由,拆除民宅,闢建臺町地內1888坪的防空空地(疎開空地)